灯火通明的西安市人民体育场里,一声秦腔高腔突然划破夜空,二十多个穿着戏服的萌娃牵着球员的手蹦蹦跳跳入场。穿10号球衣的快递小哥老张差点被自家闺女拽个趔趄,看台上顿时爆发出善意的哄笑。这哪像正经足球赛开场?可偏偏就是这场"不正经"的群众联赛,让资深解说王保安抹着眼角直念叨:"二十年没见着这么攒劲的场面咧!"
交大EMBA队的老王在场边急得直跺脚。这位四十岁的IT公司总监上半场眼睁睁看着西农大校友队那记三十米开外的远射,球像装了GPS似的直挂死角。"美得很!"对面那个穿9号的中学体育老师当场来了个侧手翻,气得老王牙痒痒。中场休息时更衣室里弥漫着跌打药酒的味道,会计老李揉着老腰直哼哼:"咱这平均年龄三十八的'老干部队',跟人家小年轻较啥劲嘛!"
转折出现在第78分钟。送完最后一单快递赶来的老张替补上场,带球突进时戏服闺女在看台脆生生喊了句"爸爸冲鸭",愣是让他一个假动作晃倒了西农大最年轻的后卫。3比3的绝平进球点燃了整个体育场,连维持秩序的保安大叔都挥着喇叭喊:"嫽扎咧!"赛后双方球员勾肩搭背合影,背景里秦腔艺人正在唱《三滴血》选段,吼得那叫一个地动山摇。
这座1952年建成的老体育场今晚格外热闹。看台西北角坐着群特殊观众——二十年前国力队的退役球员,领头的"铁闸"老赵指着草皮跟徒弟们显摆:"当年我就在这儿防得甲A外援找不着北!"如今场上的主角变成银行职员对阵烧烤店老板,可那股子较真劲儿一点没变。穿7号的西农大前锋小马赛后红着眼眶:"毕业十年还能穿着母校队服进球,美滴很!"
展开剩余69%赛事组织者老周蹲在记分牌后面偷着乐。这个市足协的科员为筹办联赛跑断了腿,最得意的是把秦腔和足球揉到一块儿的创意。开赛前非遗传承人老秦还嫌"太胡闹",现在正拉着球员学唱"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"。看台上七十岁的刘奶奶举着手机拍视频,嘴里嘟囔着要给外地孙子看看:"咱西安人踢球都带着羊肉泡馍的豪爽!"
灯光渐暗时发生件趣事。清洁工老吴收拾看台时,发现个印着"西北狼"的旧喇叭——正是2001年国力队保级战时的助威神器。他试着吹了下,霎时间好几个中年汉子从不同方向窜过来,争着要买这个"文物级"的加油装备。最后喇叭被现场拍卖,所得款项捐给了山区足球公益项目,这出即兴加演比正赛还赚掌声。
更衣室里的场景更有意思。交大EMBA队的老王和西农大的体育老师小马互加微信,约好下周带着各自娃去白鹿原踢野球。老张的闺女死活不肯脱戏服,非让爸爸明天送幼儿园时也得穿着球衣。赛事医疗组的张医生笑着摇头:"早晓得该多备几瓶红花油,这帮人拼起来比职业联赛还虎!"
夜风裹着《华阴老腔》的余韵掠过体育场,记分牌上的3比3闪着柔光。场边宣传栏贴着下周六的赛程表,"城墙根包子铺联队"对战"大唐不夜城商户队"的预告已经引发热议。几个大学生志愿者边收器材边哼唱新学的秦腔,跑调的唱腔混着欢笑声,飘向钟鼓楼的方向。这场穿越千年的文体奇遇,才刚刚揭开序幕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发布于:四川省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